您现在的位置是:巢湖新闻网 > 母婴

董津金「木有枝」个展圆满落幕:辛夷花境引收藏热潮,2025上海展即将启幕

巢湖新闻网2025-10-28 10:45:56【母婴】3人已围观

简介近日,“木有枝——董津金艺术作品展”于成都圆满落幕。这场以天然诗意与生存哲思为内核的个展,灵感源自艺术家董津金在四川江油吴家后山的辛夷花采风之旅,展览经

近日,“木有枝——董津金艺术作品展”于成都圆满落幕。这场以天然诗意与生存哲思为内核的个展,灵感源自艺术家董津金在四川江油吴家后山的辛夷花采风之旅,展览经过近40件作品构建了一个连接常规笔墨与当代审美的艺术场域。

展览涵盖国画写意、工笔重彩、油画及装置等多元形式,其中辛夷花系列作品占据主体,既延续了艺术家对花鸟画题材的深耕,又经过光影实验与空间解构展现革新探索。观众在展厅中既能看到《红楼系列》等工笔作品的细腻晕染,也能感遭受《紫烟林》等写意作品的笔墨张力,更有融入综合材料与光影的装置作品《未完成的场》,达成了常规意境与当代艺术的融合。

革新风格赢得学术界和行当双重认可

1982年生于四川绵阳的董津金,以其在工笔花鸟画领域的独特体现力变成当代青年艺术家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的她,先后师从郭汝愚、叶瑞坤等国画众人,近二十年后从工笔又回到写意,在常规技法体系中持久拓展边界。当做我国艺术科技探讨院探讨员、成都艺术职业大学副教授,她的创作始终秉持“在生存中提炼艺术”的理念,画室中茶米油盐的日常与山林间的一花一木,皆化为笔下鲜活的创作素材。其作品以明快通透的色彩语言著称,在《锁麟囊》系列中再现了经典古画里的精彩片段,又以新的视觉理念重组了画面。而《辛夷花》系列作品则挑选了明艳、奇幻、通透朦胧的语言表达。近年来,她的作品频繁亮相国内外关键展览,被多家艺术机构及私人藏家收藏,变成学术界与行当一同重视的新锐力量。

(《笔蘸春溪》,200cm*240cm)

当做主展品的《笔蘸春溪》在展期内引发收藏行当高度重视,最终被某上市公司负责人收藏。这幅创作于2025年8月的纸本写意作品,以200cm×240cm的宏幅展现绵阳吴家后山辛夷古树的蓬勃生机。艺术家采用"以书入画"白描的方法完成了整幅画面,单纯用线条的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动体现枝干虬曲之姿与岁月沧桑。少许紫色花瓣点缀出古木的蓬勃生机与辛夷花的傲然。收藏方在接收采访时表示,作品中"常规笔墨的当代转译"打动了他,尤其是画面中留白处营造的空气感,暗合公司倡导的"留白治理"哲学。据策展人透露,这幅作品从构思到完成历时两年,期间艺术家三赴吴家后山写生,最终将天然观察升华为笔墨语言的诗性表达。

展览期间累计接待观众逾3000人次,除专门藏家外,大量书画爱好者专程从周边城市赶来观展。展厅内《辛夷雪》《紫烟林》等8件作品被私人藏家收益囊中,其中《木未芙蓉》以细腻的工笔技法加以重叠错漏的空间构成变成年轻藏家竞逐的焦点。工笔山水系列中的《辛夷坞》,则被一位从事茶文化探讨的收藏家收藏,她觉得董津金的花鸟画"与宋代茶画精神相通,兼具观赏性与人文内涵"。值得重视的是,展览尤其设置的"青年收藏专区",为首次接触艺术品收藏的观众给予入门级作品,其中3件尺寸较小的卡纸画在开展首周即告售罄,反馈出大众对兼具常规底蕴与时代审美的艺术作品的旺盛需求。

常规与当代的诗意共鸣

董津金的创作被学界看作常规笔墨当代转译的典型样本。其师郭汝愚教授评价其"不拘于成熟的观念形式,西方现代艺术给她更开阔的视觉审视,构成她的当代艺术观,以构成关系处置画面",这一判断在《物化津》中获取生动印证——作品突破常规工笔画范式,打碎完整构图,再将其错落穿插构成的几何关系暗合现代策划美学。艺术评论家张子麦则从色彩维度指出,她"将刚与柔、真与幻,经过色彩之间的张力与物象特殊化将想象空间与审美情趣建构在作品上",这种特质在《山海经》系列中尤为显著,神兽形象被赋予马卡龙色调,常规祥瑞符号与当代盛行色的碰撞引发奇妙化学反应。更有学者注意到其工笔作品中"钉头鼠尾描"与"斧劈皴"的跨界运用,如《域外》中岩石肌理借鉴山水画技法,却业务于花鸟画的空间营造,展现出对常规语汇的创造性转化。

"艺术起源于生存本身"是董津金反复着重的创作信条,在她看来,画布承载的"是艺术家自身看待事物的观点观点——心境、修养、对艺术的领会另有原本的性格"。这种理念在不同系列中呈现多元面貌:《红》系列将闺阁生存中的花几、花瓶解构为几何色块,器物轮廓的硬朗线条与花朵的柔曼曲线构成对话,隐喻现代女性在理性与感性间的平衡;而《山海经》系列则跳出文献考据的窠臼,神兽不再是狰狞的异邦想象,转而化为《冉遗》中衔花微笑的祥瑞使者,艺术家坦言"想经过古老神话表达对当代生态的思索"。她曾在访谈中直言与常规的疏离感:"古法对我来说太遥远,留现存博物馆里的高山,我的领会远不够",这种清醒认知催生出独特的创作路径——不刻意仿古,而是将《芥子园画谱》的程式化语言拆解为个人化符号,如《夜游赤壁》中人物的处置,既保留文人画的意趣,不符常规的构图方法又呼应当代人的不确认性感受,达成了"用常规的绘画语言来表达当代的思想观点"的艺术追求。

2025上海展即将启幕

董津金艺术创作的全新篇章将在申城展开——2025年12月底,其个人作品展将登陆上海。这场继“木有枝”之后的关键展览,将延续艺术家对天然意象的深度挖掘,与此同时首次集中呈现近年工笔与写意语言融合的实验性创作,为观众给予领会艺术家创作方法论的独特视角。艺术爱好者可经过艺术家官方工作室获取最新展讯,一同期待这场融合古典意蕴与先锋探索的艺术盛宴。

很赞哦!(3)